全球公认第一美男子甘地绝食成功背后的神秘力量

在二战结束后的波澜壮阔的自力潮流中,许多殖民地人民纷纷通过各种方式摆脱殖民者的束缚和国家的压迫。印度则以其独特的方式实现了自力的梦想,那就是非暴力不合作与绝食抗议,这两种方法在全球范围内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印度圣雄甘地是最为人称道的人物,他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Satyagraha Movement)是一场对抗英国殖民统治的革命性活动。在这场运动中,甘地号召人们采取非暴力的手段抵制当局、法院、学校以及接受总罢工、抵制英货、抗税等形式的斗争。

甘大的这种思想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强调非暴力,一是拒绝使用暴力。这种方法虽然在面对英国殖民统治时能够激发印度人民的情绪,但它也有明显的弱点,即对于那些超出了非暴力范围的人们所进行的一切斗争持反对态度,从而限制了其实际效果,没有利于国民真正获得解放。

然而,不管怎样说,“非暴力不合作”这一思想在印度推动民族解放过程中的作用巨大,甘大被尊为“国母”,深受国人的敬仰和爱戴。他的绝食行动多次发生,并且每一次都是为了唤起同情心和感染人们的情感。他一生中的18次绝食,每一次背后的原因都不相同。他第一次进行绝食是在1913年,当时一个村庄里有三个杀死对方丈夫后被判重刑的事故触动了他,他决定进行7天的绝食,并随后持续4个半月只吃一次饭。

1933年,当英国政府实施严厉措施时,甘大再次采用绝食作为一种形式来表达他的诉求,用尽可能温柔的手段去劝诫仇人,让他们保持殖民统治并撤出印度。当印巴两国之间爆发边界争议时,他又用尽身家所有参与了一次这样的事件……无论如何,这些活动没有一项足以满足所有要求,但从根本上看,甘大的思想是非常公正且伟大的,它不是为了个人头脑,而是为了拯救整个社会讲德体制,为民族解放奋斗。

因此,在国际上的影响之外,即使在国内情况发生剧烈变化的情况下,“非暴力不合作”与“尽食”的策略依然有效,因为它们已经根植于国内情况激烈变动背景下的收缩。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国内情况究竟经历了哪些样的变革?需要复杂分析一下“日未落帝国”的英国及其第二次世界大战。在19世纪30年代末期,由于长时间的地位领先,最终还是遵循着兴盛忽然衰亡法则,一代霸主逐渐展现出西山降落的心态。尤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更是元气锐减,对复杂殖民体系施加压力的力量越来越强。

1775-1783年的美国独立战争开始削弱了英国的地位;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虽使得英国克服困难但并未赢得胜利,而是在进一步削弱自己的实力;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更是不幸地迅速消耗掉了“日未落帝国”的最后光环,以至好国崛起成为新的霸主,并于1944年7月建立新秩序。而此同时,全世界也正在经历着深刻变革……直到1947年8月15日,印度终于实现了独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