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艳波又在讲历史小故事了吗

陶艳波:如何让儿子在失去听力后依然成才的故事?

在杨乃斌的一岁时,因为一次发烧导致耳膜出血,最终造成了他失去了听说功能,这对陶艳波和一家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面对这种情况,很多人劝陶艳波将孩子送到聋哑学校,但她没有放弃。她从老家黑龙江到北京学习唇语,并开始教儿子说话、识字。

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教育环境,陶艳波做出了一个难以理解的决定——辞职陪伴着孩子一起上学。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她一直陪伴着杨乃斌学习。在这长达十六年的时间里,她不仅是杨乃斌的老师,也是他的同桌,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人。

尽管有挑战和困难,但陶艳波坚持不懈地支持她的儿子。经过不断练习,杨乃斌逐渐学会了使用唇形交流,他的生活也因此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他不仅能够正常交流,还能参与各种社交活动,这对于一个失去了听力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大飞跃。

2015年2月27日,陶艳波因其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被评为“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这份荣誉,不仅是对她的认可,也是对所有追求梦想、勇于挑战的人们的一种鼓励。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在最逆境的情况下,只要有爱与坚持,一切都可能成为可能。陶艳波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母爱无边,无论什么困难,都不能阻挡住一个人的前行之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