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防范工程贪污的智慧与方法类比百度云

明朝防范豆腐渣工程的智慧与方法(图)

在中国历史上,明朝时期就已经有了对“豆腐渣”工程进行有效防范的措施。近日,在长沙的一次考古发掘中,一块明朝洪武年间的窑砖被发现,这块窑砖表面刻着负责制造官员的名字,体现了明朝时期对工程质量控制的手段。

这块青色窑砖睡在长沙天心阁古城墙东南角,已经历经600多年的风雨,但依然完好无损。这说明了当时的人们对于建筑材料和工艺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并且对于质量问题也有一套完善的责任追究制度。

从明代以前,长沙的城墙均为土筑,但到明初已年久失修、毁坏不堪。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地官员决定将土城墙更换为石砖城墙。在这个过程中,这块窑砖就是洪武五年(1372年)对土城墙进行全面改造时留下来的。

为什么这些古老的窑砖刻上了官员名字呢?这实际上是作为城墙砖的一种官方印记,它相当于一种责任制。当时谁建谁负责,验收时一眼就可以看出哪些人制作了这些窑砖,以及它们的质量如何。

今天,在游览天心阁的时候,如果你发现任何疑似早期遗留下的古窑 砂,可以直接与天心阁管理处取得联系。如果你是最先发现并提供信息的人,你还可能获得奖励。这不仅是一次探索历史秘密的大好机会,也是保护文化遗产的一份小小贡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