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问范东睿能否讲一讲从设计到产业的那一个完整的芯片故事科研总结

科研总结:范东睿的“信息高铁”计划:从设计到产业的芯片故事

在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之外,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计算所)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信息高铁”。日前,中科院计算所高通量计算机研究中心主任、北京中科睿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睿芯)董事长范东睿向科技日报记者详细介绍了这个计划。

相比于传统的“信息高速公路”,“信息高铁”更注重数据处理能力和服务保障,就像火车一样提供稳定、高效的网络服务。目前,他们已经完成了高通量计算机原型系统研制,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品线,从芯片、加速卡到数据中心。这些产品已在深度学习、高通量音视频处理等领域进行示范应用,未来将扩展到更多行业。

作为这项计划的主要推动者之一,范东睿从20年前开始追求这一目标。他坦言,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但他无法抗拒技术创新和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价值带来的吸引力。在他的领导下,小组研发出了我国最早期的64核众核处理器SmarCo-1(Godson-T),并且它被评选为全球十大服务器处理器设计之一,这是对中国在全球众核处理器结构研究领域的一次重要贡献。

除了科学家身份之外,范东睿还是一位企业家,他成立了北京中科睿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和首席科学家。公司自成立以来就实现盈利,每年营收增长300%以上,被评为海淀地区高科技企业中的百强企业。

对于未来的规划,范东睿表示,“现在我们正努力把‘信息高铁’的事做成。”他希望通过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面基础设施来改变对国外核心设备依赖,将中国打造成一个能够支撑关键产业与关键行业发展的地方。这不仅是一个学术探索,更是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