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尘莫及的长城物品资料

望尘莫及,意味着追赶的速度无法接近前人所引起的尘土,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自己远远落后于他人。它不仅是一个比喻,也经常被用作自谦的话语,用以表达对某人的钦佩。

关于望尘莫及的故事,有这样一个南朝时期的例子:宋国有位吴庆之,他在政治和文学上都颇具才华。当时扬州太守王义恭非常赏识他,便请他担任自己的幕僚。王义恭处理事务时都会先向吴庆之咨询,然后再做决定。然而,当王义恭因公务被皇帝处死后,吴庆之感到很惭愧。他认为是自己的能力不足,辅佐不力,最终导致了这一悲剧结果。因此,他选择隐居生活,不再涉足官场。

不久之后,王琨成为吴兴太守,并听说过吴庆之的贤名,所以邀请他担任“功曹”。尽管条件优厚,但吴庆之一直拒绝出山。在与王琨交谈时,吴庆之一方面承认自己资质平庸,又一方面因为过去曾受到太守看重而勉强参与官场活动。他反问:“如果你还是要我,那真是‘蓄鱼于树,栖鸟于泉’。”说完这番话,就连忙告辞并逃离现场。尽管王琨紧随其后追赶,但最终只能眼看着前面升起的一片漫天尘土,而吴庆之一已经消失在视线中。

《后汉书·赵咨传》也记载了类似的故事:赵咨被派为东海相,在前往荥阳途中,被荥阳县令曹嵩等待迎接,因为两人素有交情。但赵咨见到曹嵩,即便车子未下,只是一路快马加鞭地离开了。而曹嵠试图送他至十里长亭,却发现赵子的车队早已“望尘莫及”。

此外,“望尘莫及”这个成语还出现在《庄子·田子方》:“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

这些故事和典故都展示了“望尘莫及”的深刻寓意——即使拥有极高的才能或地位,我们也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选择退出或远离世俗世界,让那些追求者无缘得见我们的真实风采。这是一个充满哲思和感慨的话题,它提醒我们珍惜当下的每一刻,因为真正重要的是我们如何活在当下,而非别人的目光或评价。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