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缘感悟曲剧名家辉煌段落

在我偶然翻阅的《剧作家》杂志上,孙崇涛先生的回忆录篇章深深吸引了我。这些年,他一直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而后来,我得到了全本《戏缘:孙崇涛自述》,这不仅是一部自述人生经历的个人回忆录,而是“用散文写历史,以自述表学术”的别样的戏曲史。我读完后,印象最深刻的四个字是:“人、戏、书、缘”。

先说“人”。孙崇涛先生,是一位与戏曲学界前辈如王起(季思)、黄宗江等同乡的人。他先后毕业于浙江大学中文系和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研究生班戲曲系。在1981年毕业后留校工作,一直担任重要职务,并曾赴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哈佛大学东亚系任教。此外,他还兼任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部教师及院文献所顾问、“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合作研究员。

其次,“戏”。作者与许多戏曲史家的共同点,就是自幼看戏,并对此有着特殊的情感。无论是京剧、杭剧还是南戲,在作者八十载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着独特的观影体验。特别是在《戲缘》中记录的少年时期观看南戲的心境,不仅仅记载了他自己的观赏,也包括了他父母对于演出的亲耳所闻,这种背景下的叙述,使得近代戏曲史显得生动且真实。

再说“书”。作者出版过多部专著,如《南戲論丞》、《風月錦囊考釋》、《戲曲優伶史》(合著)等,以及发表文章三百余万字,其成果获得多项奖项。这些作品都取得了一致认可,但孙崇涛并未因此停止,他通过撰写《戲缘》,试图弥补自己与读者之间的一道裂痕——即传统知识分子的生活方式和现代社会隔阂。在这个问题上,作者采用了一种以故事为主体,将理论融入其中,让读者从细节中感受到历史的脉络。

最后,“缘”。人们往往将不可预测却能实现愿望的事物称为“缘”。孙崇涛先生的大半生命,无论是在中学、中大还是博士阶段,都几乎都可以说是与戏结缘;他的交往也几乎都是以戏结缘。这份热爱不仅贯穿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也成为他内心世界的一部分,是一种难以言说的精神纽带。

总之,《戲緣》的撰写,不仅是一次文学创作,更是一次思想交流,它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一个时代、一门学科以及一个人。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过去如何被重新构建,同时也可以看到未来如何被期待。而这一切,全凭那份浓厚的情感共鸣,让它变得既温暖又充满力量。这便是我对《戲緣》的感觉,那种感觉,就像是一个人的生命之旅,只要你愿意去探索,每一次阅读都会发现新的意义和价值。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