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乐新新南京人把梅花带回家电影豫剧老子儿子弦子全场

在中国戏剧界的最高荣誉“梅花奖”的评选中,江苏省持续保持着高产出的“梅花”。2013年,凭借其精湛的京剧演技,在《穆桂英大战洪州》一剧中,南京市京剧团常务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范乐新再次荣获了这个顶尖奖项。她的故事不仅是关于个人成就,更是南京戏曲艺术家在中国戏剧领域的又一次辉煌。

出生于河北雄县板北村的范乐新并非土生土长的南京人。她曾经以为自己会随着第一份工作留在辽宁锦州,但命运的转折让她与南京结缘。在第三届南京名人颁奖仪式上,她回忆了与这座城市相识的情景。

自从15岁那年被录取到辽宁锦州戏曲学校以来,范乐新便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毅力。她以18岁时在《双蛇夺仙草》中的白娘子一角获得首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而20岁毕业后,她成为了一名武旦演员,为锦州 京剧团带来了新的活力。多位著名老艺人的指导下成长,这位女 演员逐渐走上了专业舞台,并且迅速崭露头角。

28岁的时候,正值需要引进武旦人才之际,由于卢孝义对她的推荐,以及他的老师武建文熟知她卓越才能,因此她与爱人郭贺军被引荐到了南京市 京剧团。此后的几年里,他们夫妻俩共同参与了许多经典作品,如《虹桥赠珠》、《三请樊梨花》等。在他们专场演出中,以扈三娘这一角色深受观众喜爱,使得他们夫妻俩红遍金陵。

35岁时,她考入了中国戏曲学院第四届中国 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继续深造。这段时间里,她如饥似渴地学习,与老艺术家刘秀荣等师傅请教,对自己的表演技巧进行不断提升。最终,在一个充满挑战的大舞台上,她以严厉而细致的指导为依托,最终将《穆桂英大战洪州》作为斩“梅”利器,这部罕有人能胜任的古典作品,是她事业上的巅峰之作。

对于那些鼓励过她的导师以及支持她的同行们来说,“梅花奖”不仅是对个人的肯定,也是对整个队伍努力和贡献的一个巨大的认可。这也是为什么当范乐新得知自己再次获此殊荣时,不禁感慨万千,因为这背后有无数人的付出和努力。而今,当谈及她的名字,每个人都会联想到的是那个勇敢、美丽、坚韧不拔的人物形象——穆桂英。

现在,一位常务副团长般的地位使得她既要处理内部业务,又要带领徒弟前进。“作为一名戏曲演员,我首先要做的是传承”,这是她始终坚持的一点。“把老一辈教导好的东西传给下一代,同时也要带动大家,让国粹 京 剧得到更广泛的人们了解和喜爱。”

尽管面临快餐文化时代下的挑战,但范乐新仍然积极思考如何将戏曲嫁接到网络世界,用新的方式去吸引更多年轻观众加入这场古色古香却又充满活力的艺术盛宴。“如何利用互联网让更多的人愿意走进我们这些小小画室……这是我最近一直琢磨的问题。”这种创新精神正是当前发展过程中的必需品,是为了让传统文化能够永远焕发光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