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历史人物楚肃王前370年

芈熊臧,楚国第三十七任君王,以扞关抵御蜀国侵扰,并在位期间筑修了兹方。然而,他的统治也面临着魏国的威胁,在其六年(公元前375年),魏军攻打楚国,两军交战于榆关。在此背景下,韩国趁机进攻并灭亡郑国,将其都城迁至新郑。楚肃王在位十一年后去世,由其弟熊良夫继承王位,是为宣王。在他的统治下,芈熊臧被尊称为楚肃王,其祖父是芈当,而父亲则是芈熊乾。

关于吴起的一段历史也是值得一提,他曾是悼王宠信的大臣,但在悼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81年)时,被贵族射杀。在那场混乱中,不仅吴起丧命,还有悼王本人遭受了不幸。随后,当吴起尸体被发现时,他竟然伏在悼王尸体上,大声喊道“群臣乱”,但这却没有能阻止那些疯狂贵族的行为,他们继续射击,最终导致吴起和悼王尸体均受伤害。

此事件之后,新即位的楚肃王以伤害先前的君主遗体罪,对那些作乱的贵族进行了严厉惩罚,并处决了七十余家家族。而这一系列事件,也成为了《吕氏春秋·贵卒》中的“吴起之智”所言。

尽管如此,在楚肃 王四年的时间里(公元前377年),蜀伐取兹方,并由此筑修扦关以防敌入侵。此外,在他的六年间(公元前375年),魏军又一次对楚发动攻击,此次战役发生于榆关地区。不久之后,韩国乘机进攻并灭亡郑國,将其都城迁至新郑。

最终,在十一年的统治后,楚肃 王逝世,其弟子熊良夫继承皇位,是为宣 王。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在政治还是战争方面,都展现出了他作为一个领导者的能力和决策,以及对国家安全与稳定的重视。这段历史对于理解那个时代各个诸侯之间复杂的关系以及他们如何应对各种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