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瞻基的统治下,明朝建立了旧港宣慰司、满剌加外府、苏门答腊官厂、察地港抽分所和古里官厂等贸易文化交流中心。然而,自仁宗不力于远略,宣宗承继其遗志。因此,在宣德朝,文化交流的海帆不再远航,而是局限于近海地区。在这种情况下,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实施海禁政策也带来了许多遗憾,使得明朝成为一个被“四面环山”包围的文明。如果没有海禁政策及中国人航海事业的衰退,那么中国人与欧洲殖民者的初步接触可能会发生在印度洋,而非东南亚。如果那样的话,那么远东与西欧文化圈之间初步交融可能会呈现出不同的景象。如果中国人首先接触的是位于印度洋上的欧洲殖民者的前哨,那么中国人的态度无疑将更加从容。
郑和之行
朱瞻基即位后不久,一些邻国如哈密回回、满剌撒丁、占城、琉球中山和爪哇等多个国家几乎每年都会派遣使团到明朝进贡。为了刺激这些国家对明朝的贡品数量增加,宣德五年(1431年),宣宗命令郑和再次出发。这次航行结束后,由于过劳过度,郑和在宣德八年的第四月初(1433年)在印度西岸古里去世。王景弘率领船队返回,并且这也是最后一次大规模海外探险活动。
之后,有一位宦官洪保前往麦加进行朝觐,同时王景弘带了一部分舰队前往苏门答拉和爪哇。此外,在同一时期,还有来自南洋、波斯湾以及东北非洲的地方使团抵达北京。
安南问题
安南境内芒族领导者黎利反叛并不断击败官方军队。他请求重新立陈氏为安南国王,并获得朱瞻基的同意,将陈暠册封为安南国王。但黎利最终篡夺了陈暠的地位自立为王,并向明廷表达歉意请求册封其臣子。虽然有人建议朱瞻基采取行动讨伐黎利,但他选择了赦免并正式册封黎利为安南国王,这样做之后,以后的时间里,他一直保持着对中央政府的一贡纳税关系未曾中断。
标签: 女娲是三皇吗 、 天皇地皇人皇分别都是哪三位 、 天王神途 、 霸气邪魅红衣古风美男 、 神农和炎帝是一个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