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屈原 端午节的故事我和屈原的端午节

我和屈原的端午节

在这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季节里,我想回忆起一个关于屈原、端午节以及我们之间故事的日子。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天空湛蓝如洗,微风拂过,一阵阵带着淡淡的甘蔗香气飘来。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一个重要节日,它源远流长,从未有中断。据说这所有于屈原,这位古代杰出的政治家、诗人,他为了国家、民族,终于心灰意冷而自尽。在他去世之後,人们为纪念他的忠诚与爱国精神,每年五月初五开始了庆祝活动。这一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端午节。

我从小就被教育要尊敬历史,要知道每一次庆祝都是对过去伟大人物的一种致敬。而今年,在我的生活中发生了一个特别的事情,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在那个清晨,我收到了一封信,是来自我的祖父。他是一位学者,对历史尤其热情。我打开信箱,那封信上写着:“儿孙,你记住今天是端午佳期,我们要举行祭祀仪式。”他还附上了许多有关屈原和端午的事实,以及一些传统习俗。我感到既兴奋又有些紧张,因为这是第一次参与这样的活动。

下了班回到家,我便按照祖父给我的指示准备起来。我们需要准备些粽子,这是端午最常见的一种食品,以糯米为主,与各种肉类或豆制品混合成型,然后包裹在芦叶中蒸煮而成。我用心挑选材料,将自己最喜欢的大红袍作为装饰,用以表示对屈原忠贞不渝精神的一种致敬。

当晚,我们一家人聚集在庭院内。一边烧烤粽子,一边讲述着关于屈原及其生命的小故事。他如何为了国家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幸福;他如何以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抱负;他的悲剧命运,又如何激励后人不断追求高尚的人格和理想等等。当夜色渐浓时,我们围坐在一起,看着那些已经熟透的粽子,不禁泪水涟涟,因为它不仅仅是一顿美味,更是一次对过去岁月深深缅怀的情感交流。

就在此时,此刻,当一切都变得宁静温馨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每一次庆祝,无论多么寻常,都蕴含着无限意义,而这些意义往往超越时间与空间,它们是连接我们的桥梁,是传承文化遗产的心脏跳动。在这一刻,我感觉自己更加接近于那个遥远时代,那个充满智慧与勇气的地方——古代楚国。那里的每一条河流,每一片田野,都似乎都听候着我们的脚步声,就像他们曾经听候过屈原的心灵呼唤一样。

那晚之后,每年的端午節都会让我想到的是“对于”而不是“为了”。对于那些先辈们,他们留下的足迹,即使是在千百年后的今天依然能够触摸得到,对于他们留给我们的智慧,对于他们坚守至死不渝的人性力量,以及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最简单却又最难忘的事情——家庭团圆與共享美食这份简单幸福。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事物可以让人们跨越时间界限相遇呢?除了爱,还有什么比这更能证明人类间永恒不可分割的情感联系?

因此,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无论身处何方,只要还有风吹过芦苇,只要还有甘蔗甜蜜地放在火堆旁燎炭,只要还有孩子们欢快地放风筝飞翔,那么即使再遥远的地方也会有人回忆起那段属于自己的故事——我和你共同编织出的一段篇章,也许某个时候,你会找到机会告诉你的孩子,或许某天,他们也将成为讲述者,而我则成为被讲述者的客座角色。但愿有一天,我们可以站在同一个地方,用同样的语言诉说相同的话题,说出“我”的故事,说出“你”的故事,说出“我们的”故事。而且,请相信,没有任何事情比这更能让我们感到温暖,更能让我们感到归属,更能让我们真正明白,“关于”,“为了”,它们其实只是两面硬币,其中一种面值总是隐藏其中等待被发现,而另一种面值则随时准备展现出来,交换位置,让彼此看到真实的自己。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