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书上初二诗配画图片我和初二时的诗与画回忆中的文学故事

我和初二时的诗与画:回忆中的文学故事

记得初中时,语文书上有一节课,是我们学习古代诗词的地方。那时候,我对那些古老的字句充满了好奇,每次在黑板上看到老师写下“梅花香自苦寒来”或是“秋水共长天一色”,我都觉得自己像是穿越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特别是一些配有图片的课文,那些精美的画作总能让我沉醉其中。

尤其是那首《游园不值》,每当老师读到“燕子楼、芙蓉楼、翠帘馆、碧波池”的地方,我就迫不及待地翻开书本,看着那幅描绘了春日游园景象的画像。图中,一片翠绿之中,有几位雅士在赏花嬉戏,那种悠然自得的情趣,让我的心也随之轻松起来。我仿佛置身于唐朝,与那些雅士一起享受春天。

这样的经历,让我对中国古典文学产生了浓厚兴趣。我开始尝试自己模仿那些诗人,用自己的话去表达心中的感受。在课堂上,我会把自己的小诗展示给同学们看,他们都夸奖我的才华,说我好像真的能够穿梭在历史的洪流里。

当然,这段经历并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学习。当周末的时候,如果家里没有太多事情,我就会拿出笔墨,开始尝试自己画一些简单的小图案或者人物形象,把它们与咱们学过的一些名篇结合起来。这既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表达,通过这些活动,我学会了如何用更加直观的手法来理解和记忆这些古籍里的情境和意境。

如今,当我翻阅旧日语文书,上面还残留着那些未曾擦掉的小草和涂改痕迹,每一次回望,都能激发起一种强烈的情感波动。我意识到,那些小学期内涌现出的热情,并非只是因为追求高分,而是因为那种无可比拟的心灵触动,它让我们的人生路途变得丰富多彩,无论将来走向何方,都不会忘记这段关于诗与画之间交流互动的美妙旅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