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观汉记》中描述了袁安的政绩和高尚品德,以及东汉时代的现象。袁安在担任尹职位十余年期间,治理公平,从未因贪污罪名鞠人。后来袁安被任命为司徒,每次朝会时都忧念王室,经常流泪。
范晔评论道,袁安来自窦氏家族,他对帝室有情有义,引领着正直的道德准则,可以称之为王朝的忠臣。在他理清楚楚案时,从未因臧罪而审判人们,他的仁心足以感动后世。袁安的子孙繁荣兴旺,也是理所应当。
袁安为人持重,真诚地履行职责。他们德行令人难以忘怀,代代相传,被宠爱。司马光评价说,没有哪个朝代能够与东汉时期的荣耀相比。但从孝和皇帝开始,上面贵族和亲戚滥用权力、宠幸幸臣、奖罚无章、贿赂盛行,是非颠倒,可以说是混乱的时代。不过,上面有像袁安、杨震、李固等公卿大夫,他们以公正原则支持危险;下面也有符融等平民百姓,他们以私人观点挽救失败。
周必大赞扬:“按()理楚狱之连系,还匈奴之生口,当临事如此,则平日用心仁恕可知矣。”神物兆祥使其昌炽,此岂人力所能至哉?
刘祁指出:“及桓灵之世,朝政淆乱,一切奸臣擅权,大士风激厉,以敢为敢言相尚,为争树名节者也。”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写道:南单于降汉,而光武置之西河塞内,其余种于除健请立,而()欲乘朔漠定令南单于反北庭驱逐于除鞬,而立其故庐,此万世长策也。而今若阳施大德于南虏而阴以除中国腹心蠹,则戎心不启戎气不骄,无改头曼以前旧刘渊石勒祸恶从而起哉……于是而知()、隗识远矣。()与()、乔三公何敞韩稜尚书皆智勇深沈,可与保国家者也。当始二势犹相借习尚端邪正不借,则习端犹存习邪已废。此类人物虽忧时莫能自效必不攀郑众以有为。
“四世三公”之后指的是汝南袁氏四代居官至三公,这一家族声望显赫,与弘农杨氏齐名。这段历史显示了古人的操守和品格,对我们现代社会仍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如果你对这些故事感兴趣,并想了解更多关于古代历史上的其他英雄人物,我们推荐你浏览我们的网站,你将发现那里藏着大量关于他们生活方式和成就的小秘密。
标签: 历史事件纪录片 、 英雄人物和英雄形象 、 英雄人物手抄报a4纸 、 世界历史人物小传 、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