嫫母,黄帝的次妃,在中国古代历史中被传为丑陋之貌,但却因德行高尚而受到尊敬。《史记》和《路史后记》皆有载其事,嫫母不仅管理后宫,还曾负责指挥祀事、监护灵柩,是一位非凡的组织能力者。
在黄帝驾崩后,其元妃嫘祖病逝时,嫫母承担了祭奠嫘祖并监护灵柩的重任。她还以方相氏之名,被授予重要职务,并利用自己的丑陋形象来驱邪。在《史记》中,嫫母被记录为“班在三人之下”,表明她在黄帝家庭中的地位较低,但她的贡献和能力并不亚于其他妃子。
历史上有四大丑女,其中嫫母即为其中之一,她虽外表醜陋,却以德治国,为人所尊敬。在唐代,《琱玉集·丑人篇》描述了嫫母的容貌:“锤额顣頞(音促俄),形麁(音粗)色黑。”她因貌丑成逐疫驱鬼之神,以至巫医神汉祛除瘟疫跳大神时所戴面具,即是嫫母遗像。
据《山海经》,嫫模与嫘祖住处位于汉水南岸,被称作女子国,这里可能是当时部落女性居住的地方。两人关系亲密,即使身处不同的社会位置,也能保持良好友情。此外,《轩辕本纪》也证实了她们之间的友谊,以及黄帝对她们都给予信任和尊重。
除了其内政方面的贡献,嫫模还是镜子发明者的传说人物。据说,她通过磨石片制作出第一面镜子,用以梳妆打扮自己,并且因为发现这块石片上的映照自我脸部图像而感到惊讶,最终将此技术传播给人类。这段故事反映出尽管个人外貌可能会引起别人的嘲笑或偏见,但是通过自身努力和智慧,可以克服这些障碍,而获得更大的认可和成就。
标签: 讲历史人物故事教学实录 、 四年级下册作文人物故事 、 表演历史人物故事 、 历史故事大全300字左右 、 历史故事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