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王朝宫廷之美2021最火表白数字对偶华丽与典雅光彩与沉稳

在古代中国,士大夫这一群体占据了社会的重要位置,他们是知识分子的代表。这些人与印度的刹帝利和欧洲中古世纪的僧侣教士有相似之处,但又各具特色。他们以儒家学派为核心,掌握着文化和教育领域,对政治影响深远。

公元前十二世纪周王朝时,“士”指的是武官,“大夫”则是文官。而西汉王朝为了增强政府新血液,便仿效战国“招贤”,命高级官员推荐贤良方正之人,从而形成了一股新的士大夫势力。在东汉王朝,又仿照西汉,推荐茂才孝廉,使得非贵族血统的官员数量不断增加,最终形成了一股力量。

“推荐”成为了知识分子通往仕途的唯一途径,而评判标准除了儒学知识,还包括道德行为。在激烈竞争下,只有那些具有突出声誉的人才能引起人们注意。因此,每位士大夫都追求突破记录,以达到至善。这使得一二世纪社会风气显得尤为特殊,为后世所罕见。

可以将这种风气归纳为以下五点:

首先,他们长期服丧,即三年或更长时间地守丧,这种习俗源于孔孟之道,并被强制推行。但随着大家都服丧,这个规矩变得不再特别,因此有人开始加倍甚至延长守丧时间,有些人甚至拒绝吃饭直至骨瘦如柴。

其次,他们辞让财产和官爵,即使是嫡子也会让出继承权给兄弟,或拒绝接受皇帝征召做官,这显示了他们的情操高尚和超越流俗的品质。

第三,他们尚侠尚义,即只关注义行为,不考虑利益。这表现在宁愿牺牲自己去报仇,也有甘冒危险送葬千里的豪迈行动。

第四,他们廉洁无私,即使是不违法之财也不取,有人还把朋友送来的奠仪退回,但对救急解困则毫不吝啬。

最后,对恩主效忠绝对,即便面临生命威胁,也要维护恩主,无论是在职还是退休,都要保持忠诚,如同日本武士或欧洲骑士一样。如果一个士大夫能获得恩主荐举并被聘任,那么他就踏上了仕途光明灿烂的一条道路,而对于聘任他的恩主,他既要冒险犯难,也要牺牲性命,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忠诚与感激。

尽管上述五类行为并不每个士大夫都能做到,但他们全力以赴去模仿或真实地去做,并且往往表现得很有声色。然而,这种制度也有其缺陷,比如有些人利用道德行为作为欺诈手段。但即便如此,对社会影响也有限。随着时间推移,士大夫们意识到了维护自身既得利益的必要,因此推荐和聘任范围逐渐缩小,最终形成了门第观念,一些家庭成为特定的职业阶层,如木匠、农民、医生等。而做官者通常来自这样的背景,其家族中的官方数量多寡决定了这个门第的地位与影响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