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的故事,发生在唐玄宗的天宝三年。李隆基,曾经那个有志向、奋发有为的皇帝,现在已经完全堕落了,他不再理会朝政,而是沉浸于个人享乐。在内忧外患的困境中,唐朝已经显得疲惫不堪。
李必的原型是李泌,这个人确实是一个在战略和军事方面都非常出色的政治家和将领。他在“安史之乱”之前,就已经辞去官职回到家乡,但为了帮助太子李亨,他又重新回到了政治舞台上。实际上,由于他复出的谋划和计策,才使得唐肃宗能够平定了“安史之乱”。
李泌从小就显示出了非凡的才能,当他七岁时,就能写出文言文,并且对黄老列庄学说有所了解,因此被誉为神童。在开元十六年(728年),因为机缘巧合,李泌被召见到唐玄宗面前。在朝廷中,不仅受到张说的赏识,还受到张九龄的大力推荐,大臣们如韦虚心、张廷珪也非常看重他。
当“安史之乱”爆发后,玄宗仓促逃离京城,而李亨在灵武(今宁夏灵武)登基成为唐肃宗。之后,肃宗派人四处寻找并授予官职给李泌,但却坚决推辞,只希望作为宾客随侍左右。最终,被授予银青光禄大夫散官,在遇到疑难问题时常与他商讨,并称呼他为先生而不用其名。
当“安史之乱”期间,肃宗即位灵武后,将 李泌征召来参谋军事,为平叛立下赫赫战功。但他的忠诚也招来了权宦们的嫉妒,再次隐居衡岳山。当代宗即位后,又被召为翰林学士。不幸的是,他多次遭受宰相元载、常衮排挤,最终不得不外放任职。而到了德宗时代,他终于入朝拜相,一路升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被封邺县侯,以世称号"邺侯"著称。
贞元五年(789年),三月二日(4月1日),李泌病逝于家乡,与历代功臣共享荣耀。他享年68岁,在死后,被追赠太子太傅,并获得更多荣誉。此后的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他的名字与历代功臣一起,从祀历代帝王庙宇中。这一成就,是对他的无限赞扬。
标签: 历史中考重点知识归纳 、 近代100位风云人物 、 口语交际写历史故事100字 、 历史主题纪录片有哪些 、 历史上的今天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