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张古旧的黑白相片上,一个年轻人坐在图书馆的长桌旁,头倚着手臂,眼神专注地望向远处。他的名字叫做生,是美国的一个发明大王。他的一生中创造了超过1300项发明,每11天就有一项新发现。
1882年是他最为繁忙的一年,他平均每3天都会有新的发现。这位发明家是怎样走上成功之路的呢?人们总是在想。
刚开始的时候,他在小学里表现得不太乖巧,不喜欢听老师的话,而是总会提出一些难以解答的问题。一次,他问老师为什么二加二等于四,这让老师非常恼火,觉得课堂无法进行下去,就找到了他的母亲说:“这个孩子真是怪,我教不了他,你另想办法吧。”
他的母亲理解他,她亲自给他上课,让他通过自学掌握更多知识。在学校学习以外,还要卖报纸来维持生活和实验费用。早六晚九半出没于街头,但空余时间则花在图书馆深度阅读和思考上。
有一次,一位绅士走进图书馆,对着沉浸其中的小生说:“我经常见到先生,请问您已经读了多少书了?”小生的回答是“十五英尺高”,这让那位绅士大笑起来,并对小生的阅读目的提出了质疑,小生坚定地说自己要读完所有藏书。那位绅士给予了一些建议:“应该先设定目标,再选择合适的材料,这样才能有效率地学习。”
这一番话如同阳光般照亮了小生的心田。他开始更加有计划、系统地学习和研究,从而取得了更大的成果。在研制打字机时,他借阅所有相关资料并解决问题;在电灯发明期间,他也依靠大量文献研究来改进设计,有统计表明,在研究电灯期间,小生使用笔记本达200本,有4万多页内容。
这种带着目的、有计划积累知识的方法,为他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如果我们谈论“读书妙诀”,那么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人物故事。
标签: 历史主题背景图片 、 初中生必看历史纪录片 、 历史故事大全集 、 名人简介 、 历史故事名字10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