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代泉黄梅戏音乐工作者讲述夫妻观灯的故事

黄梅戏音乐工作者徐代泉:从庐剧到黄梅戏的转变与成就

在安徽省艺校学习期间,徐代泉以其出色的二胡演奏技巧获得了奖学金,并开始接触庐剧音乐。然而,当他即将毕业时,学校突然撤销了庐剧专业,这让他的梦想受到了沉重打击。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不懈,致力于成为一名优秀的庐剧作曲家。

30多年后,当安徽省艺校再次招收庐剧班时,徐代泉终于有机会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付诸实践。但是,由于他已经深入研究并熟悉了黄梅戏,他决定转向这个新领域。在此之前,他通过与黄梅戏表演班学生一起上唱腔课来快速掌握这一新的艺术形式。

徐代泉的一生充满了挑战。他曾经为了创作而熬过无数个艰难的夜晚,有时候连续七八天都无法写下一个音符。他对自己创作的每一段唱词都投入了全身心的情感,使得他的作品既具有深刻的情感也极具艺术价值。

除了教学和创作之外,徐代泉还积极参与对中国传统音乐进行研究工作。他曾担任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安徽卷》的副主编,并主编出版了一些重要的剧种篇章,其中包括“泗州戲”、“安慶彈腔”。

作为一位多才多艺的人物,徐代泉不仅在黄梅戏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而且还为60多部教学剧目谱写过音乐。这些建立在他长期从事庐剧、京剧、泗州戲等其他地方戏曲基础上的丰富经验,让他能够跨越不同的地域文化,为不同的舞台语言提供支持。

今年65岁的徐代泉虽然退休,但仍然保持着活跃的地位。作为中国戏曲学院及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他继续指导新一辈的歌手和演员,为他们传授自己的宝贵经验和知识。此外,他还为许多电视节目、电影配乐,以及制作更多关于古典音乐教育资源做出了贡献。

总结来说,徐代泉是一位在追求个人梦想中不断适应变化的人。他从庐剧走进黄梅戏,从教书到创作,再到研究,每一步都是对传统文化深度挖掘的一次尝试,也是对于未来发展方向探索的一次冒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