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父业传家风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荣誉研究员陈受宜的科研旅程

承父业传家风: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荣誉研究员陈受宜的科研旅程

初见陈受宜,令人印象深刻。她的头发微卷,身着得体的格子连衣裙,她看起来既有智慧又充满活力,这位“80后”女士在年轻人的世界里显得格外不凡。她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生物化学专业,并迅速进入了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纽约公共卫生研究所做访问学者之后,她在1989年加入了中科院遗传所(现名为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曾任副所长、所长。

六十余年的辛勤工作让她收获了无数荣誉:1990年获得中科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并被国家教委和劳动人事部表彰为归国有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2015、2017和2018年入选全球动植物学高被引科学家。这位耄耋老人虽然淡然谈论自己的成就,但她的生命故事却是对爱国奉献、实事求是以及公私分明精神的一次生动演绎。

陈受宜的父亲,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昆虫学家,他曾因其卓越贡献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他始终坚守科学报国的信念,对陈受宜产生了深远影响。母亲则以严谨认真之举教育她,要记住自己是中国人,无论身处何地,都不能给祖国丢脸。

在美国访学期间,陈受宜牢记父母教诲,不仅在工作上勤奋努力,更注重学习文化,为国际师生留下良好印象。如今,她作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将这些价值观传递给新一代学生。在她看来,最好的教育就是引导学生积极前行,教会他们执着坚守,让他们找准人生坐标,“要为国家作出贡献。”

50多年的职业生涯里,陈受义以严谨认真、高标准要求自我,以公私分明的态度待人接物。她从未忘记父亲办公桌上的两套信封和邮票,一种用于公务,一种用于个人通信。而父亲对于母亲职称晋升的事,也显示出了大局至上的人品魅力。

作为研究所领导,她从未争取过任何福利,只关心如何提升整个团队的地位。她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40多年,从未占用公家的便利,这样的生活方式成了她最宝贵的财富。在她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真正将爱国奉献融入生活的人形象。

尽管已经80岁高龄,但 陈受宜依然不停歇地投入到科研探索当中,那些看似平凡的小事情,却都是对国家有益的大事。当我们回望这段历史时,我们仿佛能感受到那份不屈不挠的情怀,那份对理想无限忠诚的情感,以及那份永恒不变的心灵追求——为了一个更美好的未来,为中华民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