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田演绎京剧票友行当多样化有哪些

在1934年,当金玉田还只是一个八岁的孩子时,他便踏入了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的“金”字科,与王金璐、李金泉等同为师兄弟。然而,由于他和其他几位同学都姓“金”,学校决定更改他们的名字,以避免混淆。于是,金玉田改用“玉”字科中的“玉”字,并取艺名之初,就被赋予了与马连良先生相似的艺术风格。在学校学习七年的时间里,马连良先生成为了他的主要导师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因内战和财政问题而停办,这迫使许多学生不得不寻找新的生计途径。但对于金玉田来说,他对马连良先生所传授的艺术技巧始终保持着热爱。他坚持每天五更起床练习嗓子,以及加强腰腿功夫,这些努力最终帮助他达到了唱念做三者的完美结合。

尽管离开了学园,但他的才华并未停止发光。多次受邀在各大城市上演,他主演过众多剧目,其中包括《清风亭》、《苏武牧羊》、《四进士》、《群英会》、《借东风》、《龙凤呈祥》、《二堂舍子》以及《打渔杀家》,《将相和》的精彩表演也赢得了观众们的一致好评。此外,在全国老年京剧大赛中,他荣获了一等奖,这无疑是对其长期投身京剧事业辛勤付出的最大肯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