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科简介:孙中山与卢慕贞的长子,历史上评为风云人物。中文名:孙科,别名:字连生,号哲生。广东香山县翠亨村人(今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孙中山长子。1891年10月20日出生。在父亲引导下,早年投入要职,并养成了好读书的习惯。

1895年随祖母移居美国夏威夷檀香山,在中学时收到父亲寄来的英文文学书籍,以“养浩然气,读有用书”自勉。一 Hundred Great Books of the World丛书是英美著名作家撰写的小说、剧本,是孙中山给儿子的文学礼物。他准备在中学毕业后研究农业,但在哥伦比亚大学取得文学士和硕士学位后,却未能实现这个梦想。

1907年加入同盟会,在《自由新报》、《大声周刊》编辑工作。他回国后担任大元帅府秘书、非常国会参议院秘书兼广州时报编辑,并参与《都市规划论》、《广告心理学概论》的撰写和翻译工作。

1921年任广州市长兼治河督办,再次任市长。1923年两次再任市长,他主张以渐进方式促进革新推动现代化发展。1928年北伐战争结束后,他起草《训政大纲》,协助制定《中华国民政府组织法》并任铁道部长与考试院副院长。

1931年改任行政院长,因财政危机辞职不久,又被汪精卫等人邀请成立了一个广州国民政府,与蒋介石的南京政府对抗。在此期间,他呼吁从速实施宪政,但遭冷遇。此外他还曾鼓吹实行立宪制度,并曾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和《中苏商务条约》,争取苏联援助抗日战争。

1945至1949年的重要时期里,孙科先是代表立法院,与党协商,然后跟随蒋介石进攻党占领区。在国内环境急剧变化之下,他停止革新宣传支持蒋介石政策,最终黯然下台并再度出任行政院長。在军战略决战失败背景下的内阁组成时刻,他竭力逼蒋介石下野进行和谈寻求“光荣的和平”,以挽救统治。不过他的努力最终未能挽回局势于无形之间,被迫辞去行政院長一职,此后多数时间留在海外直至1973年的病逝。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