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鼎,字超盛,出生于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东南),世家官宦之裔。祖父韦睿曾任梁朝开府仪同三司,父亲韦正则在黄门侍郎的职位上展现了自己的才华与地位。自幼,韦鼎博览群书,不仅精通经史,还擅长阴阳八卦及相术,并以诗歌表达其深邃情感。他在梁、陈、周、隋四朝中担任各种高级官职。
在梁朝时,他因其神秘的气质和卓越的才能,被推举为邵陵王主簿。在侯景之乱爆发时,他被司徒王僧辩引荐为户曹属,从而开始了他漫长而辉煌的一生。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他历任太尉掾、大司马从事、中书侍郎等职务,其中还包括黄门侍郎一职,这是由陈宣帝直接授予他的,以示对他的重用和信任。
作为陈朝的使者之一,韦鼎曾多次访问北周,与杨坚结交,在此过程中预言了北周将取代陈朝成为新的强国。然而,当看到自己的国家即将灭亡后,他选择变卖家产,将所有财富转化为寺院中的布施。这一决定体现出了他对于个人品德和政治理想的坚持,以及面对命运变化时内心深处所怀有的平静与宽恕。
之后,韦鼎投奔杨坚并获得了显赫的地位。不久后,他被授予上仪同三司,并受到了极好的待遇。在这个期间,由于兰陵公主守寡的情况下,她需要配偶,而柳述和萧瑒这两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她的丈夫,但最终依据 韦鼎的建议,最终选定的是柳述作为驸马。这不仅展示了 韦鼎对人性的洞察力,也反映出他作为顾问角色所扮演出的重要性。
在隋末年间,当 韦鼎担任光州刺史时,他以仁义治政,为官清廉,对豪绅进行劝诫,使得州境内秩序井然,有“道不拾遗”的美誉。此外,由于一次误判导致一个游客遭到冤狱,最终通过重新调查揭露真相,使得人们更加敬佩他的公正无私以及办事神准。当他晚年因为疾病被召回京师,最终病逝于长安,这段历史也成为了后人的传颂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