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名人吴谦(16891748)

吴谦——中国古代十大名医之首,字六吉,清朝安徽歙县人。宫廷御医,在乾隆时期担任太医院院判。在他的一生中,他不仅是皇帝身边的常客,而且还多次在紧要关头为皇帝治疗疾病,如乾隆五年春天,当乾隆帝感冒时,吴谦和其他御医们勤勉地调理,使皇帝很快康复。此举得到乾隆帝的高度评价,并因此获得了荣誉。

在当时,由于医学知识的广泛性与深度,以及文献记载中的误差和缺陷,吴谦认为需要对这些资料进行改正、注释以及对各家学说的辨别。作为《医宗金鉴》的总修官之一,他致力于整理并系统化历代医学著作。他尤其推崇仲景学说,并将这份尊重体现到了他的作品中。在撰写《医宗金鉴》过程中,他参考了20余位前人对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研究,对它们进行了详尽的注解,最终成就了一部全新的医学巨著。

此外,《医宗金鉴》是一部由清朝宫廷编纂的大型综合性医学丛书,它标志着清朝医疗体系达到鼎盛阶段。为了确保这本书质量高端且权威,便选派了包括大学士鄂尔泰、亲王弘昼等高级官员参与指导,并由吴谦、刘裕铎担任总修官,陈止敬负责经理工作。这一团队共计70多人参与编写工作,不仅利用宫内藏书,还搜集天下所有新旧医疗文献,以保证其内容丰富而精准。

1742年,《医宗金鉴》完成后,被赐予“醫宗金鑒”这一名称,并送给每位参与编纂者一本书及针灸铜像作为奖励。这部作品自1749年起被定为太医院学生必读教材,其影响力远超出宫廷范围,更深入民间,是一部集结众智成果的经典之作,从校订角度展示了当时宫廷医学水平与成就。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