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韵味高适如诗名

在悠扬的唐代文学史上,高适以其深邃的诗歌和卓越的才华,成为了众多诗人的榜样。他的字达夫、仲武,生于沧州(今河北省景县),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高适不仅是一位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而且是唐代诗坛的一颗璀璨明珠。

他少年孤贫,但勇往直前,有着游侠之风。他曾游历长安,与李白、杜甫结交,是当时文化界的人物。他擅长七言歌行,以边塞生活为题材,他那雄浑奔放的情感与精湛工艺,使得他的作品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

天宝八载(749年),张九皋推荐他应举,他以第一名被授予封丘尉,这无疑是对他才能的一个重要认可。但即便如此,他仍旧辞官回家,因为无法忍受鞭挞黎庶,也因为不愿意拜迎官长。在这之后,他又回到长安,并加入了哥舒翰幕下,为陇右节度使服务。安史之乱之后,他历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左散骑常侍,被封为渤海县侯。

《旧唐书·高适传》评价道:“有唐已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这样的赞誉足见他在文学上的影响力和地位。今天,我们可以从他的作品中领略到盛唐时代奋发向上和蓬勃发展的情怀,而高适则是那个时代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