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鼎,字超盛,出生于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东南)的官宦家庭。祖父韦睿曾任梁朝开府仪同三司,而父親韦正则在黄门侍郎一职中尽显才华。从小,韦鼎就展现出了惊人的学问,他博通经史、通晓阴阳八卦,并且精通诗歌和算命的技艺。
在梁朝时期,人们将他视为一个神奇的人物。他先后担任过邵陵王主簿等职位。在侯景之乱爆发时,他被司徒王僧辩召为户曹属。在随后的岁月里,他陆续担任太尉掾、大司马从事、中书侍郎等高级职务。他曾预言陈霸先将取代执政的王僧辩并建立新朝,这个预言让陈霸先大喜,并最终建立了陈朝,将他提拔为黄门侍郎,再次升迁至司农卿、司徒右长史、贞威将军等职位。此外,在陈宣帝时代,他又分别担任散骑常侍、秘书监、宣远将军及太府卿。
然而,当他看到北周即将崛起并对陳朝构成威胁时,便变卖家产客居寺院。他对友人说:“江东之气已尽,我当葬身长安。”最终,他投奔杨坚,被授予上仪同三司,并受到了厚待。当兰陵公主守寡而求婚对象时,杨坚依据韦鼎的建议选定柳述作为驸马。
在隋朝初年,即开皇十二年(592),韦鼎被委以光州刺史之职。他以仁义教育下属,使得州内清廉,从不收受贿赂。对于豪绅善于劝导,让他们改邪归正。在一次案件中,一游客与店主家小妾私通后逃走,但其妾盗窃财物并遇害。而县衙判决游客斩首,但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韦鼎重新调查发现是僧寺和尚杀人盗物的事实,最终昭雪真相,因此赢得了百姓敬仰。
到晚年,由于多病,被召回京师最后病逝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