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襄王——迁都陈城的转折点
楚襄王,名熊横,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君主,他是楚怀王的儿子。公元前六年,秦军以白起为将攻破韩伊阙,斩杀了24万韩兵。秦昭王甚至写信给楚襄王,要他与秦国共商大计,以争夺一天之霸。面对强大的压力,楚襄王只好和秦讲和,并从秦国迎娶了一位美丽的女子为妻。在随后的十四年、十五年里,尽管有着臣子的身份,但每次与秦昭王会面时,他都必须低头表示服从。
然而,在他的十八岁那一年,一位善射雁鸟而又懂得纵横家学问的人物出现了,这个人通过激发他的记忆,让他回想起过去光辉灿烂的历史,也提醒他当前国家所承受的耻辱。这位人物激励了在心中的报复之志,使他决定采取行动,与其他诸侯联合起来反击强悍的秦军。但就在这个时候,消息传来:秦军已经准备好了更猛烈的一击。
十九年,当白起率领大军入侵时,楚军节节败退,被迫割让上庸、汉水以北的大片土地作为和平条件。而第二十年的春季,又一次被迫接受更严苛条件,只能眼睁睑看白起攻占其重要城市鄢城和西陵城。此后不久,更惨痛的一刻到来了——二十一年春季,那个曾经令整个江南动荡不安的大将白起带领着他的士兵包围并焚毁了包括夷陵在内的地方,而这正是刚刚安葬先人的地方。
当所有希望似乎完全消散的时候,在这一系列打击之后,大量部队逃离,最终在陈(今河南省淮阳县)建立新的都城,即郢。这座新都虽然称作旧地,但实际上已然是一个弱小且孤立无援的小镇。至此,为何要继续抵抗?因为即便如此微薄力量,他们也仍然坚持不懈地向西收复失地,其中15个邑设郡重新回到他们的手中。不过,这些成就无法掩盖事实:战争已经彻底改变了他们的地理位置,以及他们能够做出的决策。
经过一连串残酷无情的地缘政治斗争后,无论如何努力,都难以挽回局势。当最后一任君主去世后,其子考烈王于前258年发誓要救赵,同时魏国信陵君率领勇敢士兵加入战斗,最终在邯郸取得胜利,这只是一个开始,因为直到数百年后的那个时代才再次听到战鼓声响起。在那之前,从这段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那些曾经统治过广袤土地的人们来说,每一次失败都是重创,而每一次尝试却充满希望。
标签: 关于 人物的故事 、 历史人物头像图片大全 、 历史思维导图 、 伟人排名前十 、 名人故事武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