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豫剧打金枝演绎梅花传说文化遗产在新南京得以延续

河南豫剧《打金枝》:文化遗产在新南京的延续与传承

在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的评选中,江苏地区连续多年都有着较高的“摘梅”数量,这不仅反映了当地戏曲艺术的繁荣,也是对丰富多彩戏曲文化的一种肯定。2013年,凭借京剧《穆桂英大战洪州》,南京市京剧团常务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范乐新让古城金陵再次“梅开二度”,即南京戏剧艺术家再次问鼎中国戏剧最高奖。

出生于河北雄县板北村的范乐新,并非土生土长的南京人。她曾一度以为自己会随着第一份工作扎根辽宁锦州,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与南京结缘。在第三届南京名人颁奖之际,范乐新与凤凰江苏聊起了她与南京都们共同创作和发展的一些故事。

文武双全,南京出了个“穆桂英”

从小练习武术到成长为一名优秀演员,范乐新的道路充满挑战。她最初是在家乡的小舞台上学习表演,而后被辽宁锦州戏曲学校录取,从事武旦、刀马旦等多种角色。18岁时,她就已经以白娘子的形象赢得首届中国戲劇節優秀表演獎。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学习,她成为了一位真正懂得如何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讲述故事的人。在她的身上,可以看到一种独特的风格,那是一种结合了深厚功力的同时又不失灵活性和表现力。这种风格,不仅体现在她的舞台表现上,更体现在她对传统文化认同和保护上。

点点滴滴催“梅”怒放

作为一名国家一级演员,范乐新的名字早已响彻国内乃至国际各个角落。而对于她来说,最重要的是能够将这份荣誉转化为更大的社会价值。她认为,每一次获得这样的殊荣,都应该是为了更多的人,为更广泛的事业服务。这也是为什么她一直致力于推动传统艺术走向现代化,以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各种变化。

通过不断创新和改编,将老旧作品融入到新的生活节奏中去,让这些经典作品更加符合现代观众的心理需求。这正是她的职业追求所在——既要保持原有的魅力,又要不断进步,不断创新,使其能够持续吸引新的观众群体。

生活中的点滴

尽管面临着快节奏生活下的挑战,但范乐新始终坚信,对待任何事情都应当持有一种积极的心态,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的能力。不论是在专业领域还是个人生活中,她总是倾尽全力,用最真挚的情感去投入每一件事情中。这也许就是为什么人们会称赞她,一位文武双全、才华横溢、心地善良的大师级人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