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伴我经历隋唐演义的社会篇章

我出生于山东淄博的一个农民家庭,童年时期的生活条件艰苦,但那份自由与快乐是我最宝贵的记忆。那时候,课外作业不多,我们孩子们有更多时间玩耍。村里的人们在劳作之余,喜欢讲故事,比如鬼神、武侠等,让我们的心灵得以飞翔。家乡的风俗习惯自古以来就重视武艺,每当大人闲聊时,他们总会提起某个人的武功高强或是几个人的不可近身,这让我感觉到那些能使人敬畏又羡慕的人物。在这些言谈中,我逐渐萌生了学习武术的愿望。

十四岁那年夏天,当一个小伙伴因父母之命去拜师学艺时,我兴奋地跟随他一起前往老拳师那里。当我们来到老拳师门前,我内心充满了忐忑,不知是否能被收为徒弟。我深呼吸后轻敲门环,老拳师家人引领我们进入院子,再次进屋,只见一位身形硬朗目光炯炯的老人坐在方桌旁。这一刻,我规矩地站在他面前,小伙伴向老人介绍了我情况,而后老人对我进行了一番打量和询问,最终问我:“你怕吃苦吗?”我坚定回答:“不怕。”这句话似乎触动了他的心弦,他说:“只要你保证一直练下去,不半途而废,我就教你。”在他的指点下,我开始学练基本功。

从此之后,在他的严格要求下,一周两次去他家学习,每次结束都会有新的挑战。我努力用功,同时也尽量帮助他们一些杂务,以免让他们感到负担。几年的时间过去,那些基础知识和技能逐渐成为我的财富。

虽然身体瘦弱但性格文静,上中学、高中期间学校推崇“学黄帅”、“批林批孔”等运动员英雄主义精神,教师几乎不上课,我们学生也不乏闹腾。我觉得这样过日子太无聊,便决定利用青春年华把握好文化教育和实践技艺两个方面。一边看书自学课程知识,一边练习武术。通过习武,对自己的体质也有所增强,与同学相处也增添了一份自信感。

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后,我参加考试考上了中专,从此离开农村生活。不知不觉间,那段初恋中的经历成为了我的重要回忆。此后的很多年里,无论是在校学习、工作、职位晋升还是婚姻生活,都有太极拳作为我的忠实伴侣,它始终陪伴着我走过每一步,用它来缓解压力,用它来锻炼身体,用它来提升意志力。

1991年的夏天,当我偶遇旧友,他推荐给我一个名叫洪均生的太极名家,也曾教导许多徒弟,并且有些徒弟已经很有成就。他正好在人民公园教授太极拳,因此第二天早晨便赶到了公园门口。那是一个上了年纪的人带着一群年轻人正在练习太极,他们之间进行着模拟对抗演练。当看到几个精壮青年瞬间被长者发出几米之外时,我深受启发,也亲眼见识到了看似柔软无力的太极威力,从此决心潜心习练。

然而,由于工作繁忙和应酬频繁,加上妻子外出工作导致家庭责任加重,使得我的训练断断续续,没有取得什么长进。但当看到同龄朋友们不断进步而自己却停滞不前时,便再次下定决心,全身心投入到对太极研究与训练中去了。

经过与老师深厚的情谊建立,以及正式拜师修行后,在老师悉心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与努力,最终找到了感觉,对太極拳法理、技术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再试图施展招式,也能够将对方送出去很远,不禁兴趣大增。这段时间,是自己最辛苦也最痴迷的时候,是付出了很多并获得快速进步的一段经历。在这过程中,即使体力耗尽至不能动弹,但那种满足感是难以言喻的。而且,这些改变也是源于自己吃苦多,再加上从小开始打下的基础,使得融入其中自然比其他更容易一些。

2005年妻子结束她的外地工作回到淄博女儿也已经大学毕业独立生活,此刻自由活动空间宽广。我加入了淄博市武术协会,并任职于其中,为的是增长见识拓展交流空间。在这里接触到的太極拳越发精妙其理完整深奥,却同时让我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与无知,更渴望寻求真正传统的大师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有幸得到中国武术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康戈武老师推荐及安排,最终成为陈小旺先生手下的入室弟子。他抽空单独向我传授正宗陈式 太極拳法,将所有真传技巧都细致教学给予每一个人,即使休息之际,也会讲述自己的经验感悟以及家族秘密传承史等内容。此刻,在他的悉心培养下,可以说已掌握一定水平,对这一路走来的经历充满珍惜與感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