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木儿:东汉名将简介
1336年,帖木儿在撒马尔罕以南的碣石(今沙赫里萨布兹)出生。他的祖先曾做过察合台汗的大臣。父亲去世后,他继承了碣石的一位封建城主。
“帖”字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有多音字之称,在《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学术网络第四版中为tiè木儿,并另处注有帖tiē姓。这种译名多出现于元代之后的史籍,恰处于中古汉语末期近代汉语之“入派三声”的时期。
1362年,帖木儿在故乡附近地区起义反抗蒙古人贵族的统治。他被打伤成了瘸子,因此敌人称为跛子帖木尔。在文化意识上,他倾向波斯文化。
1353年,朱元璋投奔郭子兴起兵反抗元朝,而1362年,帖木儿率兵起义,与明朝建立军事同盟共同反抗蒙古人统治。在洪武二十年(1388年),他希望与明朝建立同盟,与中国建交。
1369年,帖木儿正式成为河中西察合台可汗。1388年,他征服花剌子模;1390年代,他征服阿富汗、东察合台汗国和波斯;1396-1405年的第二阶段国土扩张期间,他再次扣押明朝使节并宣战,最终在1402年的安卡拉战役大败奥斯曼帝国,将其帝国成为了从帕米尔高原到小亚细亚、阿拉伯半岛的大帝国。
传说中的腿伤亦是在此时期受创。在1364年,河中地区大势底定,但帖木尔实际控制了河中族。他杀死了西察哈台汗侯赛因,并建立了自己的帝国内政体制。此后,其后裔巴布尔在征服印度之后创作了《巴布尔回忆录》,流传于世。
1941年的发掘行动显示,如果不慎移动他的遗骸,将会引发天下大乱。但是,这一预言未能实现,因为就在第二天,即1941年的卫国战争爆发日,该陵墓遭到了破坏,不得不重新进行埋葬工作。这场战争对苏联来说是一个严峻考验,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也预示着新的开始。而关于这位伟人的传奇故事,则继续激励着人们追求自由和独立的心灵力量。
标签: 四大美男子照片 、 历史小故事短篇 、 历史传记 、 小学生成语故事(简短) 、 世界最出名的三个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