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名人金圣叹16081661与其卓越的学问相比犹如夜空中的明星璀璨夺目

金圣叹:清朝文学批评家的卓越之星

金圣叹(1608年4月17日—1661年8月7日),字若采,原姓张,自称泐庵法师,是明末清初苏州吴县的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文学批评家。他的主要成就在于对各种文学作品的深刻评论,对《水浒传》、《西厢记》、《左传》等书及杜甫诸家唐诗都有精辟的点评。

金圣叹还以乩降才女叶小鸾而闻名,其所写的动人篇章成为江南士人的佳话,并为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灵感之一。他不仅提高了白话文的地位,还提出了“六才子书”之说,使得小说戏曲与古典经典并驾齐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人物生平

金圣叹果读私塾时即表现出独立思考和阅读欲望,他尤其钟情于《水浒传》,但也因此常处贫困。随后他信仰佛教,擅长扶乩降灵,并自称是智顗转世化身,被尊称为“泐公”或“泐师”。

尽管他曾因狂放不羁而遭黜革,但仍旧坚持自己的学术追求。在顺治十七年,他被皇帝赞誉为“古文高手”,此后他继续致力于批评古代文言作品,并撰写八股文应试范本。但由于政治原因,最终被捕并判处斩首。

临刑前夕,金圣叹面无表情,只是淡淡地说:“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这句话让围观的人群皆潸然泪下,而他的名字至今仍被人们铭记,为一代才子的悲剧命运留下了深刻印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