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旦中的京剧票友王君直独领风骚

王君直在北京的官场生涯刚刚起步,便又回到了津门,投身于繁复的盐业管理之中。王君直对戏曲情有独钟,他与那些伶人交往甚深,对谭鑫培这位四大名旦中的巨擘尤为赞赏。在初识之时,他私下学习谭鑫培的艺术风范,不仅因为其嗓音清亮醇厚,更因其唱腔技艺高超,竟然酷似谭氏本人。当一次偶然机会,在一家饭庄里高声歌唱助兴时,恰值谭鑫培也在邻座宴饮,一听之下,被他惊艳得连称:“此人的声音和演唱技巧真是跟我一样。”王君直闻讯后,即刻走过去向他表示敬意,从此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情,每当谭鑫培来津城表演时,王君直必定亲自前往观摩,并且每次都得到他的亲自指导。

1914年,当王君直参加了北京“春阳友会”票社之后,又重新回到津门经营盐业,这次被推举为长芦纲总。他虽然手握重任,但仍旧不忘娱乐生活,每当雅韵国风票房有戏排练或是表演,就一定要去观看走票。作为一种特殊的情感交流方式,与宗师们共同探讨戏曲艺术,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享受。尽管他自身并非专业工作者,但面对文学作品,每个字每个腔调,他都力求做到真实再现。而对于剧目选择,他擅长诸多,如《空城计》、《击鼓骂曹》、《坐宫》、《碰碑》、《捉放曹》、《问樵闹府》以及《武家坡》,每一出都能让观众感受到不同的艺术魅力。

更值得称道的是,尽管公务繁忙、精力充沛的王君直,却从未放弃过帮助社会公益事业。他经常参与义务戏剧表演,不论是哪方面的问题,都愿意毫不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有求知者无不钻研至心甘愉快的地步。余叔岩、孟小冬等也曾拜访过他的工作室,将自己的问题提出,请教于这位京剧界的大师。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他们自然而然地吸收到了更多关于京剧艺术的宝贵知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