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名人中有哪位是杜杲他活跃于1173年至1248年

杜杲:南宋抗蒙名将与学者

杜杲(1173年—1248年),字子昕,号于耕,是福建邵武城关人。作为一位杰出的军事家、爱国主义者和学者,他在南宋时期因其对抗蒙古的英勇行为而闻名。

出身官宦家庭的杜杲,早年通过父亲的推荐进入了仕途。在嘉定十二年的战役中,他率军成功解除了滁州之围,并在安丰和庐州战役中大败蒙古军队。他还曾担任淮西制置副使兼转运使、沿江制置使、知建康府等职务,以宝文阁学士身份退休。卒于淳祐八年,享年七十六岁,被追赠开府仪同三司。

杜杲不仅是位出色的将领,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人文学者。他擅长行草书,并晚年专注于理学研究,是一位难得的文武全才。他的诗作被收入《全宋诗》。

人物生平

杜杲出身官宦之家,其父杜颖曾任江西提点刑狱。由于家族背景,他被安排到海门盐场工作,但未就职便被福建提点刑狱陈彭寿召去代理闽尉,再次调往江山县丞幕下。

1219年的滁州之围是他最著名的一次战斗。在这场战斗中,他面对金兵射击,不仅没有退缩,而是在激烈战斗中指挥部队,最终打退了敌人的进攻。这场胜利展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使他迅速升迁至高级职位。

随后几年的时间里,杜杲继续显示出了他的能力,在多个战役中取得重要胜利。他主张教育而非杀戮,对待投降的金兵采取宽容态度,这种策略也为后来的战争带来了积极影响。

然而,当朝廷计划收复失地并发起对金人的反攻时,杜杲坚决反对这种行动,因为他认为当时条件不适宜。此外,当蒙古宗王口温不花部攻击安丰时,他首先疏散民众,然后组织防御,最终以木楼体系有效抵御敌人,一举击败了蒙古军队。这场胜利加强了他的声望,并促成了他的晋升为淮西制置副使兼知庐州。

随着时间推移,尽管遭遇了一系列挑战,但包括两次庐州围困在内的多次重大战争都证明了Du Gao不可动摇的地盘控制力和领导能力。当元帅察罕再次进攻两淮时,他利用庐州城内充足资源以及上一次设计好的木楼系统,与元兵展开炮火交换,最终迫使他们撤退。此后,Du Gao继续担任各种要职直到晚年,以宝文阁学士身份致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