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临终20秒前录像解密权威回顾

戴胄:隋末唐初的忠直宰相

在隋朝末年,戴胄凭借其坚贞的性格、深厚的学识和对律法的精通,被纳言苏威和黄门侍郎裴矩所赏识。随着隋炀帝的倒台,戴胄被任命为给事郎,在皇泰主杨侗政权中担任太尉府官属。

然而,当王世充篡位时,戴胄依然保持了他的清廉正直,不畏强权地进谏道:“君臣如父子,理应休戚与共,有始有终。”他再次阻止了王世充自称天子,并遭到贬黜。

621年,李世民东征王世充时,将俘获的戴胄任命为秦王府士曹参军。在玄武门之变后,他被拜为兵部郎中,并随后升迁至大理少卿一职。他善于决断,被誉为开国以来最称职的大理寺卿。

628年,他提出了设立义仓以备灾荒之策,这一建议得到了唐太宗的采纳。此后,他又与魏征共同担任谏议大夫,对朝政进行检点。

629年,他成为民部尚书兼检校太子左庶子,但在代理吏部尚书期间,由于不通经史而受到讥讽。630年,他被免去吏部尚书职位,但仍保留民部尚书并继续参与朝政,并晋爵武昌郡公。

633年病逝前夕,唐太宗特意罢朝三日,以示哀悼,并追赠他为尚书右仆射、道国公,与虞世南撰写碑文。即便如此,当时官方记载并未详细描述他的生平,因此很多关于他的故事只能从史料间勾勒出轮廓。

在宰相身份下,戴胄多次面谏皇帝,如驳斥长孙无忌因佩刀入宫案,以及处理伪造资历官员的问题。在这些场合中,他都表现出了坚持法律原则和对国家利益负责的情操,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