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根发名人字画真迹秀笔墨神韵

体味笔墨里的“天地人和” ——专访书法家王根发

启功盛赞钧瓷词曰:“钧瓷好,异彩溯长源。擅胜四朝称美器,重甦古址炫中原,薄海誉声喧”。姚雪垠《寒鸦归林》中“出窑一幅无人画,落叶寒林返暮鸦。晚霭微茫潭影静,残阳一抹淡流霞。”道出钧瓷的美妙和万般韵味。

钧瓷,入窑前,一体素净。出窑后,万彩辉映。来自大自然的天然矿物釉料,在灵秀的钧窑炉内经受高温淬炼,带来人眼前的,是不期而遇的视觉享受。流畅柔韧的线条看起来洋洋洒洒,不拘一格。但人们往往会用尽所有智慧,把最美好、善意的想象赋予其中,于是,有了流动在瓷器身上的湖光山色、云霞雾霭、人兽花鸟……

中国的文化,归根究底还是要在“天地人和”之间探讨妙趣。人类最自以为傲的科学智慧,也无非能解大自然奥妙之二三。而中国的艺术文人却不爱为此较劲儿,他们忠于“悟”这个字,比如因“悟”而美好的钧瓷,比如因“悟”而恒久的书法。

出生、生长在 钧 瓷 之 乡中华第一都禹州 的王根发对 “顺其自然” 有着透彻理解。在生活与创作中,他深刻体会到:即便是技艺高超的大师,也很难保证烧制成功,只有待得心闲神静时才能真正品尝到那份由命运赐予的人间至宝——成功与失败之间只有细微的一线差距,与其像履薄冰不如坦然以待。

王根发善草书,其心向魏晋取法二王。他认为初唐书法理论集大成者《书谱》,大量出现了魏晋书法美学上的比喻——悬针垂露奔雷坠石鸿飞兽骇绝岸颓峰——这每一词一句描述都与源于自然之中的钧瓷如出一辙。他更喜欢研习那些由自然变化带来的独特韵味,因此他的草书里常可看到水与墨交融浓淡相宜墨痕,在纤维细腻宣纸上无拘无束地晕开,使行草生的机盎然起来。

除了钧瓷,还有行书鼻祖刘德升。此外还有唐张怀瓘所言:“(德升)以造行书擅名。一种风流婉约独步当时。”他对太极拳也有深入研究,为陈氏十九世传人的嫡宗第十一代武术名师陈正雷所尊崇。在虚实相生外柔内刚太极拳里,他对精神气有透彻感悟,所以他的行云流水草書里更容易让人看到贯通于线条或饱满热情或柔和绵长精神气。这一切皆展现了他恪守仁善淡雅之魂,对文化传承充满敬意,对艺术创作持真挚追求。在他笔下,“天地人和”的理念成为思想根基,让每一次挥毫泼墨都蕴含着时代精神与古今文化精华。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