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6年,帖木儿出生于撒马尔罕以南的碣石(今沙赫里萨布兹)。他的祖先曾做过察合台汗的大臣。父亲去世后,他继承了碣石的一位封建城主的位置。

“帖”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为多音字,在《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学术网络第四版中为tiè木儿,并另处注有帖tiē姓。“帖木儿”之类的译名多出现于元代之后的史籍,恰处于中古汉语末期近代汉语之“入派三声”的时期。考虑“帖”字原纯为入声,以及读[tiē]音时与“贴”字的异体关系,[tiè][tiě][tiē]三种念法皆可。

虽然他做了察合台汗,但实际上只是傀儡,帖木儿是事实上的统治者。他杀死了被立作察合台汗国可汗的人物,并在1369年正式成为河中西察合台可汗。在随后的岁月里,他不断扩张自己的帝国,对外宣战,开始第二阶段的国土扩张。

1402年,在安卡拉战役大败奥斯曼帝国,使其苏丹“闪电”巴耶塞特一世被俘,从而使整个欧洲都感到震动。此时,他不仅建立了一片疆域,还保存了宗教文化与整个欧洲。而从小亚细亚带回的艺术家、工匠与学者,则留给撒马尔罕无数无价传世建筑,使该处成为了中亚伊斯兰文化中心。

关于他的传奇历史,大部分来自《胜利书》、《帖木儿自传》等文献。其后裔巴布尔在征服印度之后创作了《巴布尔回忆录》,流传至今。1388年起,与明朝建立军事同盟共同反抗蒙古人统治,以此来巩固自己在中央亚洲的地位和影响力。

然而,在俄罗斯与东欧地区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如果将他的遗骸移动,将会使天下遭遇大兵灾。这份神秘的情报也许只有那些深知他智谋的人才能理解。在1941年的卫国战争爆发前夕,其陵墓被挖掘开启,只用两天时间,这段历史就再次地被证明是一段不可思议且神秘莫测的事情。

标签: